要設計一些複雜形態的藝術作品,往往需要用到專業3D建模及數理運算軟件作輔助。有間設計公司 Mamou-Mani 就專門利用數理運算從事藝術創作,製作了一系列獨特及結構複雜的3D打印裝置藝術品及裝飾。今次就收集了他們的一些3D打印藝術創作讓大家欣賞一下。
另外一個作品也是利用數理運算程式去探索像雲形態的模型。這款藝術創作安置在倫敦的Victoria & Albert Museum。這次藝術創作的目的是想創作出光穿透雲層的散射效果。
要設計一些複雜形態的藝術作品,往往需要用到專業3D建模及數理運算軟件作輔助。有間設計公司 Mamou-Mani 就專門利用數理運算從事藝術創作,製作了一系列獨特及結構複雜的3D打印裝置藝術品及裝飾。今次就收集了他們的一些3D打印藝術創作讓大家欣賞一下。 以下的有點像蠶繭的3D打印藝術創作位於上海,Mamou-Mani 利用了數理運算程式去探索這個蠶繭狀形態的模型,包括弧度,擺放方式,複雜紋理,安裝結構等等。 另外一個作品也是利用數理運算程式去探索像雲形態的模型。這款藝術創作安置在倫敦的Victoria & Albert Museum。這次藝術創作的目的是想創作出光穿透雲層的散射效果。 相關文章:
0 Comments
Pokemon Go 風靡歐美,平時不喜歡戶外活動的人都會因為這個遊戲特意走到街外甚至郊區到處尋找寵物小靈精Pokemon 。要捕獲到寵物小精靈,就要利用手指頭準確地在手機屏幕上將精靈球(Poke Ball)拋到牠們那邊,拋不準的話牠們可能會逃走。所以拋精靈球的時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為了提高捕獲小精靈成功率,外國有個玩家 Jon Cleaver 就設計了一個專門捕獲小精靈的3D打印 iphone 手機殼。 這個用3D打印機打印的 iPhone 手機殼 可以讓Pokemon Go 玩家精準地把精靈球直線拋出去捕獲小精靈。其實這個手機殼設計很簡單,就是輔助你的手指向前滑動,確保你手指不會滑到左邊或右邊。 雖然有些人覺得利用這些3D打印手機殼作輔助工具玩Pokemon Go 並不妥當,有點欺騙成分,因為玩家不是靠自己的實力去捕獲小精靈,但有些玩家就認為只要成功捕獲到小精靈就可以了。 當Pokemon Go 登錄香港的時候,你有會不會3D打印這個 iphone 手機殼去捕獲小精靈呢? 相關文章:
3D打印技術在各行各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在首飾設計上也不例外,例如現在有些網站就可以讓你輕易地DIY 3D打印首飾,然後立即下訂並打印出來。 Troveup 是其中一個可以輕易地DIY 3D打印首飾的網上平台,它本身已經有一系列3D打印首飾及戒指設計供人選購,但如果你不想你的首飾或戒指設計與別人相同的話,這可平台可以讓你就每一個設計即時進行修改,例如可以讓你改變戒指的形狀,厚度,大小,物料等等,務求可以打造一個獨一無二屬於自己個人口味的DIY 3D打印首飾。 當你完成DIY自己的設計後,你就可以立即下單,Troveup 就會把你設計的首飾或戒指3D打印出來然後寄給你。 隨著越來越多工業級3D打印機在打印物品上的速度越來越快,大量生產個人化的產品(mass-customization)變得越簡單,相信 3D打印首飾的行業也會受惠於此。 編輯: 3D printing lab (本文希望能分享3D 打印科技資訊的點滴,如需轉載,請註明原文連結或本站URL即可。) 圖片及資料來源: https://www.troveup.com/welcome 相關文章:
最近來自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陳之荷結合3D打印技術及中國傳統水墨畫製作了她的畢業燈飾作品,她的作品捕捉了中國水墨畫的一瞬間。 她的作品名為“水墨雲”,尺寸約700mm x 390mm。 她的靈感來自於中國水墨畫利用水墨濃淡的變化作畫。當墨水滴到水中時,墨水會慢慢在水中擴散及化開,形成一種很獨特很漂亮的形態。 這個“水墨雲”作品就捕捉墨水擴散及化開的一瞬間。她將這一瞬間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成為有一個立體模型。為呈現墨水在水中那種半透明的質感,她把燈光放在模型裡面,讓光穿透模型並散射出來。這個“水墨雲”作品可以說是中國水墨畫的另外一種演繹。 編輯: 3D printing lab (本文希望能分享3D 打印科技資訊的點滴,如需轉載,請註明原文連結或本站URL即可。) 圖片及資料來源: http://tw.weibo.com/colemanwaieyewear/3985273488043414 相關文章:
現在有很多網上平台都提供 3D 模型檔案供人買賣並下載打印。一般下載前,我們都會先看看那些 3D 模型檔案的效果圖等才決定下不下載。但如果只是瀏覽模型效果圖,可能並不足以體驗到3D模型打印出來後的真實效果,所以最近有一個 3D 模型買賣平台Treatstock, 讓買家可以使用戲院用的那種 3D 眼鏡觀看 3D 模型檔案,讓用家可以更方便更容易地感受到3D模型打印出來後的真實效果。 這個平台內每一個模型都可以讓瀏覽者以普通觀看或3D眼鏡觀看模式瀏覽3D模型。 只要瀏覽者選擇了3D眼鏡觀看模式,並帶上3D眼鏡後,就可以立即看到真實的3D效果,十分簡單。 其實這個 3D 眼鏡觀看功能也增添了瀏覽 3D 模型的娛樂性,可以吸引更多人好奇地進入平台去看看載了 3D 眼鏡後3D模型會有什麼特別的有趣效果。 雖然這種瀏覽模式在臨場感上可能不及現時流行的vr虛擬實境設備,不過勝在簡單及不需要什麼特別的電腦配置。 相關文章:
現在越來越多創作團體開始嘗試利用特製的3D列印機去3D列印陶瓷物品。但由於陶瓷物料本身呈糊狀,所以在控制流量及列印過程有時不夠穩定。但最近有間德國公司ViscoTec就研發了一個新技術,能夠更準確更細緻更均勻地3D列印陶瓷物品。 這家公司專門研究流體學,他們研發了一種叫Fluid Dosing & Deposition (FDD)的3D列印技術去專門列印陶瓷。這種技術解決了以往市場上不能夠均勻及細緻地列印陶瓷的問題。這種技術加上他們研發的3D列印軟體可以準確地控制每列印一層(layer)時陶瓷所擠出來的劑量。 以下片段可看到利用Fluid Dosing & Deposition技術去3D列印陶瓷的過程: 有設計團體就利用了這種技術3D列印了很多很漂亮的陶瓷藝術品: 編輯: 3D printing lab (本文希望能分享3D 打印科技資訊的點滴,如需轉載,請註明原文連結或本站URL即可。) 圖片及資料來源: http://www.viscotec.de/ http://unfold.be 相關文章:
有沒有想過原來可以用IKEA枱來自製3D列印機呢?最近有個3D列印發燒友Wayne Mason-Drust 走到IKEA買了兩張枱,然後再買了一些電子零件及設計了一些機械部件自己組裝了一部自製3D列印機Printtable。 Wayne Mason-Drust 表示說他希望設計一個任何專業maker都能輕易地自己維修及組裝的open source 3d列印機。同一時間,他也希望這款3d列印機有一個漂亮的外觀,所以他選購了IKEA的枱作列印機的結構框架。他本身是機械工程師,所以設計這款3d列印機的零件時不是太困難。他說最難的地方是怎樣漂亮地將IKEA枱及3d列印零件結合起來。 這款叫Printtable的自製3D列印機體積為100 x 65 x 60cm,而由於那張IKEA枱的面積不小,所以列印尺寸可達到34 x 32 x 30 cm。我們就看看這部用IKEA枱來製作的3D列印機運作得怎麼樣: 編輯: 3D printing lab (本文希望能分享3D 打印科技資訊的點滴,如需轉載,請註明原文連結或本站URL即可。) 圖片及資料來源: http://www.instructables.com/id/PRINTTABLE-the-Affordable-Attractive-IKEA-Lack-Tab 相關文章:
有沒有想過3D打印原來也可以結合光雕藝術呢?日本有位藝術家 Akinori Goto 就結合了這兩種技術做了一個好特別有動感的3D打印光雕藝術品。
這位設計師先用3D打印機打印出這個光雕藝術品的結構框架,然後巧妙地利用投影技術將一個人的動作畫面投影在結構框架上,令到動作畫面與框架產生了互動,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光雕藝術品的製作原理:
跳舞的動作畫面投影到結構框架上,看上去好像那個人跳舞的時候帶動了氣流的流動。
這位Akinori Goto藝術家其實不是第一次結合3D打印及光雕藝術製作藝術品,他早前也設計過頗特別會動的燈飾:
其實只要有創意,就可以把3D打印技術應用到不同的層面上,將普通的實物加上新的注釋。 編輯: 3D printing lab (本文希望能分享3D 打印科技資訊的點滴,如需轉載,請註明原文連結或本站URL即可。) 圖片及資料來源: http://akinorigoto.tumblr.com/
相關文章:
|
作者3D Printing Lab team 最新文章
November 2019
文章分類
All
Free Sign Up |